天美九一厂制作

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!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协会要闻 > 领导讲话

充分发挥经济日报战略合作平台,实现新闻效应与宣传效果的双赢

编辑: 发布时间:2014-03-28 作者: 来源: 浏览:3139次 字号: [ 大 ] [ 中 ] [ 小 ]

    刚才,大家围绕加强银行业与经济日报合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。大家的发言,我都赞成。自去年8月跟经济日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,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经济日报这个重要平台,宣传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、提升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成效举措,树立了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。双方的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在此,受银监会领导的委托,我就银行业如何进一步强化与经济日报合作、做好下阶段工作,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:

     一是要围绕重点、热点、焦点、难点、特点这五个点来组织稿件。首先是重点,我们每年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都会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,比如今年工作的主旋律、主基调是改革开放、加强四个治理体系建设、普惠金融、七大风险防范、五大方面服务,这是各家银行都必须遵循去做的,围绕工作重点不跑偏,就是基本要求。其次是热点,比如互联网金融、微银行、直销银行等,我们不少的银行自己也做电商,但是停留在防御性措施的层面,我们最近对余额宝、支付宝采取限额,还是被舆论贴上了垄断行业、国家保护这样的标签,可见媒体新闻报道总是更容易倾向于报道负面消息来吸引公众眼球,因此,热点问题是持续的。再比如金融服务问题,银监会针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、流动性风险管理、农村金融行政许可办法等都主动开过发布会来释放声音,这些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就是热点,各家银行既有系统性热点,也有局部性热点,要善于捕捉、积极应对。第叁是焦点,比如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教育问题,各家银行所面对的大量信访、投诉甚至是协解问题,它们在某一个时刻就是焦点,对于这些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,我们要主动出击,化险为夷,处理得好,甚至能将不利的事件变成正面的宣传。如果我们将有效防范、堵截了多少案件报道出来,就能体现我们银行业素质的提高、风控能力的增强,就可能成为一种正面的效应,这样的焦点也要善于挖掘、甚至是预判。第四是难点,比如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同业竞争、市场秩序等问题,我们虽然以正面宣传为主,但是负面新闻并非完全不能报道,“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”,做到信息公开、透明有利于提升公众对我们的信任,例如设置类似“曝光台”这样的栏目,在可控的前提下,将问题以案例说法的方式来表现,这样会更利于我们改进工作,也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,增加报纸的可读性。第五是特点,各家银行要善于展示自己有特色的东西,在如今改革开放、万象更新的大环境下,怎样突出自己的特点对提高宣传效果至关重要,比如围绕银监会提出的建立四个治理体系,设立专栏“四个体系改革进行时”,各家银行把最新的贯彻进度发布出来,进行系列报道,这也是一种特色宣传。

    二是要遵循四项报道原则。一是突出正面宣传,强调敏感性,通过打击歪曲报道来传播正能量,树正气;二是强调特色报道,强化差异性;叁是提升组稿质量,确保准确性,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据、言之有物;四是打造新闻团队,强调专业性,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新闻团队,来应对媒体轰炸的时代,如果面对负面报道始终不发声,就会面对舆论恶化,只有积极主动发声,才能以正压邪。

    叁是下一步要落实三方面的工作。一是建立月度组稿例会和季度通报制度,以协会为主召开。尤其是通过月度组稿例会,加强报社与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,确定下个月的报道热点、重点,让供给与需求对应,“照方抓药”。每个季度对各行稿件报送和登载情况进行统计、通报。二是强化考评,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联席会,对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评比、考核、年度表彰。评比考核要善于发掘基层的声音,只有“接地气”,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展灵气、有底气。叁是要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互动和培训。一方面通过经济日报发挥专业优势,对记者、各家银行的通讯员进行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,一方面各行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同业交流。经济日报还可以在组稿中加强对新闻点的指导,比如今年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修改时,将普惠金融最终加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,这是很重要的,银行业金融机构人人有责。假如建立一个“普惠金融大家谈”的栏目,各家机构就都可以去开展相关宣传。

    总之,希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、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,借助跟经济日报战略合作的平台,将我们银行业正面的东西更好地展示出来。同时,也希望经济日报按照战略合作的统一规划,加强银行业新闻报道力量,优化版面资源配置,保证每天都能有高质量的金融报道见报。力争在双方的合作中,让报纸的新闻效应与各家银行的宣传效果实现双赢。

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